你好,我是年薪百万的陈萧,一家知名律所的高级合伙人。
但我身上曾经有三个标签:
1.考研失败
2.三战法考,及格过线
3.奋斗6年,努力求生的底层律师
直到两年前,我开始接触到一个数据合规案后,才发现:太多律师掉进了”只会努力“的大坑!
这两年,我身上发生了什么?我做对了哪些事??接下来的每一句话,都是我的亲身经历,耐心看完,你一定会有所启发。
1
1
1
工资低、行业内卷
现在的你,就是曾经的我
8年前我本科毕业,二考上岸法硕。上岸的喜悦,很快被法考失利的沮丧代替,号称“天下第一考”的法考,我考了3次才勉强过线!
硕士毕业后,好不容易面进了一家律所实习,每天却只能做打杂的活儿。钱少事多,发展空间小。
更令人绝望的是,法律界是典型的“胜者通吃”行业。10%的人拿着90%的钱,90%的人拿着10%的钱。很多人都在实习律师阶段离开了。
我深知一路走来的不易,坚持做一名律师,做好了“3年要饭,5年温饱,8年熬出头“的准备。
在股权投资领域摸爬滚打了6年,我从实习律师、律师助理,一路披荆斩棘当上了聘用律师。那时候,我一天给企业做3场培训,看似已经成了股权投资领域比较成功的青年律师了。
然而只有我知道,看似风光的背后,不光是的忙碌,工资更是少的可怜:成为执业律师的第一个月,我到手工资只有块钱,交完房租和生活用品后,我的银行卡里只剩下了块钱。
那段时间,不敢社交,更不敢告诉父母我的真实收入。
病态的高压下,我终于扛不住了,甚至要吃助眠类药物才可以入睡。我深知我的职场天花板到了:律师行业非常内卷,即使你非常努力,也未必能过的好。我陷入了反思:
我真的适合做股权投资这个方向吗?
我的职业天花板就到这儿了吗?
我该怎么过上想要的人生?
究竟是一条路走到底,坚持做自己擅长的股权投资,在行业里继续内耗下去??还是背水一战从零开始,转型新的方向?
我选择了后者。
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