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法律 >> 法律优势 >> 道德宗教和法律

道德宗教和法律

道德、宗教和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是约束人的行为。约束人的行为,是三者的共同点。仅就强制力方面来说,三者是随着历史演变的。比如在封建社会或者欧洲中世纪时候,道德的约束力是强制的,宗教以宗教审判所的强制力约束人的行为。而法律的约束力反而是最弱的。

读历史书或者文学作品等等,我们能发现,在封建社会时候,道德和宗教实际上起到了今天法律的强制作用。违反传统道德的人,尤其是所谓伤风败俗的妇女,一般都会以死亡维护社会道德。这种被道德宣判死刑的不道德行为,或者是被外力执行死刑,或者是以自尽方式完成。不管哪种方式,道德都具有强制力。

在欧洲中世纪时候的宗教强制力,要远远大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道德强制力。教会拥有土地,每年有大量税收,教会的权力是大于国王的,教会有权宣布任何一个“有罪的人”死刑。科学家的学术研究,如果与教义相冲突,要么匿名发表,要么藏而不宣,要么受到惩罚。哥白尼和伽利略等伟大的科学家的著作都有过这样的遭遇。

道德因为强制要求他人必须做出违反人性的事情而具有极大的虚伪性。道德强制人的行为,也只能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时代才有可能。经济发展,私有权尤其是财产权广泛存在的时候,一个人只会对自己的利益负责,这时候道德的强制力量就会减弱。道德规范是一种不平等的,是单向的,是要求他人而不要求自己的社会规范。

宗教因为教义的原因而具有欺骗性,只不过这种欺骗性是不加选择的,是一视同仁的。跟道德比较起来,宗教做到了人人平等。与宗教对立的是思维、是思想。每个人都有思维,都会思想,因此宗教是公平的。这正是宗教的进步意义,也是宗教能够在现代社会具有生命力的原因。道德是落后的,宗教是进步的。

法律和道德、宗教都不一样。与法律相对立的是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法律虽然也把动机考虑进去,但是它彻底抛弃了一个人在触犯法律之前的差别,而仅仅把行为及其后果作为规范内涵,这样就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宗教是平等的,而法律则是非道德、非意识、非地位的,因此才是进步的。

道德对人的规范是全面的,它既规定了一个人应该做什么,还规定了一个人不应该做什么,于是对人的限制是广泛的、全方位的,是一个人很难做到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道德规范必然带来行为的虚伪性。一个人的行为经常是违反道德的,但是他的言辞又是符合道德的。越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往往越是虚伪。

宗教也规定一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是它是以信仰为基础的。只要你相信,你就应该这样。宗教不去规范不信教的人。信教的行为是主动的,不是被强迫的,因此宗教是人性的。法律只对部分后果进行惩罚,在这一点上与宗教是一致的,即不能做的事情是主动的。但法律不确定应该做什么,因此法律对人来说是最自由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