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司法网课和它的主讲老师为什么突然火了

来源:创事记欢迎   在这段不同寻常的假期,作为一名社畜,尽管已经毕业多年,我仍会在每晚睡觉前看上几段网课视频,为自己懒散的假期生活充充电。与钉钉里那些对网络课程怨声载道的学生党不同,身为一个严于律己的成年人,我始终对学习抱以高涨的热情,甚至经常痴迷忘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通宵达旦。此刻,凌晨一点,我点开了又一段网课视频,看着那亲切熟悉的蓝底白字——厚大法考,我不禁在讲师开口之前就已经扬起了嘴角。“罗老师,再给我讲一段张三的故事吧,我保证,听完这段我就滚去睡觉。”听完就睡?下次一定!奇怪的法律知识增加了!噗……好吧,如果你确实没能get到什么笑点,那么我由衷地推荐你在B站搜索一下“罗翔”、“张三”、“厚大法考”等关键词。相信我,这些视频将会是你通向新世界的大门——只需三分钟,你就会甘我一样,爱上这门网课!奇怪的法律知识增加了!对于短视频这类新兴娱乐形式,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到下一个热点到底会出现在哪里。但在最近,由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博士主讲的司法考试系列视频(以下简称“罗老师讲法”)在B站的迅速蹿红确实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打个招呼都有近w的播放量很多网络教育机构在B站都有官方运营的账号,“厚大法考”在频道中上传的视频内容也包括了诸多名家讲师的课程视频,为什么“罗老师讲法”能够自其中脱颖而出?甚至在系列网课原本的目标观众——司法考生之外,吸引如此之多的娱乐受众?从讲刑法到“说相声”事实上,如果你仅仅是抱着好奇的心态特地去寻找罗翔教授的刑法课程视频,长达40分钟的专业授课很可能会让你不知所云、昏昏欲睡。而“罗老师讲法”在B站上真正为人所熟知的作品,其实是来自于一些民间up的剪辑版本。这些剪辑视频通常在1-10分钟不等,截取了罗教授在课程中讲述的一些案件实例。视频虽然仍以平淡无奇的讲堂截图为封面,但却画风一转,成为了诸如“男人卖也是卖!充气娃娃也不行!快上车我要焊车门了!”、“人形自走炮之高院丢锅术!朋友老婆是我老婆!”这类莫名其妙的标题党,看得路人难免想要点进去一探究竟。官方上传的视频时长大多很长,这显然不是咱的菜“罗老师讲法”早在去年年初便已经开始在B站崭露头角,而在今年春节,恰逢网络授课成为了热题焦点,“罗老师”便又一次冲上了视频热榜。不明所以的路人或许也会质疑:这会是一场手段低劣的流量诈骗么?其实不然,“短视频版本”的“罗老师讲法”除了简单的片段截取,并没有经过任何二次创作,换句话说,作品的高人气仍旧来自视频内容本身。那么,“罗老师讲法”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呢?罗翔教授大概永远也不会想到,除了讲师、教授、博士等学术头衔,在二次元文化的圣地,他竟会获得一个与个人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称谓——相声大师。的确,比起传道受业的基础技能,罗教授“说学逗唱”的功底似乎也非同一般。“歹徒在行凶,警察从旁边经过,说:好猛啊!卫生局局长也从旁边经过,说:真的有点猛。最后这个人被打死了。请问:谁有‘作为义务’?”“一个男的想把一个女的给弄死,他掐女方的脖子,然后又拿刀捅这个女的,刀都捅断了,半个小时后,他发现这女的没死,他觉得这女的命实在太大了,医院吧。问如何定罪?这是未遂还是中止?”我其实并不了解“作为义务”的定义,也对“未遂”和“中止”的区别毫无概念,但看着罗教授声情并茂地讲述这些无厘头式的刑法案例,听着那些一板一眼的法律概念穿插于朋克主义的离奇事件中时,我已经在屏幕前笑出了猪叫。罗教授诙谐幽默的的讲述方式与骇人听闻的犯罪案例构成了对比强烈的反差萌。虽然这些案例不过是罗教授用来归纳考点、详解专业定义的教学手段,其中某些真实发生的刑事案件在可笑之余也渗着一丝血淋淋的残忍,可或许是由于弹幕视频网站特有的开放氛围,当观众们将“幸灾乐祸”的调侃码成了弹幕,频繁飘过的弹幕刷成了梗。罗教授的视频课程便一步步完成了从“法学教授讲刑法”到“相声大师说相声”的异变。弹幕严重破坏了课堂纪律,但却捧红了罗老师的视频替身名称:法外狂徒——张三而一旦接受了这一设定,视频观众们的整活欲望便也日趋高涨,这些“法学伪粉”不再满足于刑法案例的发散思维,甚至还对教授本人动起了念头。他们开始“逐帧过滤”视频片段,对教授的言行举止和……薛定谔的发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