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本文内容
一、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二、欺骗行为、认识错误、对方遭受财产损失
一、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1.构成要件(1)带着非法占有目的实施欺骗行为;
(2)使对方产生认识错误;
(3)对方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物;
(4)行为人取得财物;
(5)对方遭受财产损失。
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二、欺骗行为、认识错误、对方遭受财产损失
1.欺骗行为(1)不作为欺骗:要有一个告知真相的义务,也叫隐瞒真相的欺骗,虚构事实是作为的欺骗,隐瞒真相是不作为的欺骗,如诈骗保险公司的保险金,隐瞒重大疾病。
(2)欺骗的程度:必须足以使一般人相信,如果一般人都不相信的事情,就算有人相信了,也不构成诈骗罪,只构成不当得利,拒不返还构成侵占罪,如甲说自己是唐朝皇帝,一直没有死,如果乙给自己10万元,甲就让乙当大将军,乙相信给了甲,给甲10万元。
(3)诈骗罪是保护一般人的,诈骗罪是被害人也有责任的犯罪,但如果被害人责任太大,别人说是唐太宗他就相信,刑法不再保护。
2.认识错误对方:有意思自治能力的自然人,精神病患者和小孩都没有意思自治能力,骗这类人构成盗窃罪,他们产生的认识错误不算数。
机器没有意思自治能力,不能被骗,骗机器里面的物品或者钱财构成盗窃罪,机器不算是有意思自治的人产生的认识错误,例外在信用卡诈骗罪上。
3.对方遭受财产损失财产损失不能算总账,应该算个别的账,甲花元想买a书,对方给邮寄回来一看,结果是b书,虽然价值一样,依然有损失,甲没有义务将b书变卖换元,不看有没有花冤枉钱,就看目的有没有实现,花这笔钱的目的失败了,就有财产损失,就是诈骗罪的被害人(目的失败理论)。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希望您有所收获,辛苦了[玫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