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重庆市云阳县耀灵镇鸣凤村“耀灵书院”,一堂盛夏里的安全法治讲座在这里举行,家住七曜山深处的20多名少年儿童以此了解家乡传统文化,接受现代法治教育,从而平安度假、快乐生活。本次讲座由云阳县人民法院“天平驿站”的普法志愿者们组织,目的在于积极服务乡村振兴,关爱长假中的留守儿童。
▲赤日炎炎的盛夏时节,普法志愿者挺进七曜山腹地,为乡村留守儿童带来生动活泼的法治讲座。
▲文物古迹“耀灵书院”的厅堂内,孩子们围着法官阿姨倾听“小公民法律讲堂”。
▲孩子们在“小公民法律讲堂”中与普法志愿者一起座谈、交流、体验,通过暑假思政学习,提高安全法治意识。
▲这是普法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丰富的假期读物、学习用品、运动器材,在古朴典雅的书院品鉴国学精粹。
▲普法工作人员为孩子们讲解文物古迹的鉴别与欣赏。“耀灵书院”建筑体每一块砖上面都烧制有“书院”题刻。
▲孩子们在志愿者引领下查看留存的古代建筑题刻。认识家乡曾经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增强出路自信、文化自信。
▲在废弃的建筑遗迹前为孩子们讲解优秀出版物《盐大路》。过去、现在与未来,教育始终是文明进步的金钥匙。
▲安全法治讲座与历史文化教育结束后,孩子们与普法工作者高高兴兴离开“耀灵书院”
▲主持“小公民法律讲堂”的普法志愿者在为留守儿童详细解析诈骗、性侵、溺水、灼伤、火灾、雷电、洪水、泥石流等长假隐患。
位于七曜山腹地的鸣凤村山高路远、沟壑纵横,北临大三峡、南通湖黔广,是著名的运盐古道“盐大路”的发源地。坐落在鸣凤村村口山坳上的“耀灵书院”是晚清名臣丁宝桢履职四川总督期间亲手题刻、坐镇指挥当地庶民百姓兴建的两层砖木结构房屋,用于兴学办教,其初衷为推进知识文化、文明礼仪走村入户,培育出知书达礼、仁贤为伴的七曜山后代,改变旧社会盐业古道野蛮洪荒、粗俗不堪的一面,推动逾越千年的“盐大路”走出一条生态之路、生存之路、文明之路、和谐之路。贴近传统去,面对现实来!
暑假期间,县法院“天平驿站”的普法志愿者根据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结合“耀灵书院”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特点,以及现阶段建设龙缸风景区旅游线上“安全文明示范村”、七曜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重点村”的目标要求,采取讲法治、说安全、兴文化、育新人、扬斗志、创未来的方法与路径,让生活在这里的留守儿童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同时,开阔视野、胸怀大志、勤奋学习、努力拼搏,梦向远方、路在脚下!通过教育培养新兴一代,冲出狭隘自私的盆地意识,摈弃坐井观天的峡谷观念,与时代同步,与现代同频,快速融入历史发展大潮,通过接续奋斗建设好和谐美丽新家园。
图文:饶国君
排版:郎红梅
原标题:《重庆云阳:“小公民法律讲堂”对话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