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师缘何甘当小顾问律师担任村居法律

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m.jpm.cn/article-92442-1.html
★群众认可让律师感受到更高执业价值★司法行政部门有力推动吸引优秀律师★补齐法律服务短板助力风险源头防控★公益心和人民情怀促使律师参与其中□事业发展新观察□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斌近日的一个早上,江苏省苏州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名仁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建军来到他担任法律顾问的翠园社区,开展免费法律服务。和往常一样,居民们带着房屋租赁纠纷、财产继承等问题在社区服务中心等他。朱建军的解答耐心又细致。半天的服务结束后,朱建军匆匆赶回律所,与团队认真研究一起建设工程领域的大标的案件。入行25年,朱建军专注于建筑工程领域。虽然所在领域很“高大上”,但他对充满“人间烟火味”的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同样抱有热情,一干就是8年。放眼全国,大律师担任“小顾问”的又何止朱建军一人。《法制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北京朝阳、广东深圳、江苏苏州、浙江温州等地司法行政系统了解到,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多措并举鼓励、引导、推动更多优秀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让基层群众也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社会责任是什么原因让大律师甘当“小顾问”?执业27年的北京邦洋律师事务所主任赵铭洋给记者讲了个故事——朝阳区西柳村一户人家拆迁,两个哥哥私下平分了两套动迁房和拆迁款,约定轮流赡养老母亲。外嫁的妹妹认为自己也有拆迁权益,兄妹3人闹得不可开交。作为西柳村法律顾问,赵铭洋介入这起纠纷的调解工作。他既释法:私分拆迁款项是无效的,如果妹妹提起拆迁利益诉讼将得到法院支持;又说理: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要多为老母亲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兄妹3人达成一致,重归于好。他们的老母亲激动地拉着赵铭洋的手,不知如何感谢。“帮老百姓解决问题后,他们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句感谢的话,都让我感到很满足、很自豪,这是收费案件所感受不到的。”赵铭洋说,这也是他多年坚持并发动律所另外10名执业律师都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原因所在。朱建军对此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虽然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并不轻松——基层群众法律需求旺盛,他不仅要定期到社区“坐诊”,群众有难题还要随时“出诊”,但收获更多——群众的认可、对法律的尊重,让他体会到更高的执业价值。“这是律师应尽的社会责任。”朱建军说。不算经济账,算社会责任账。越来越多的律师大咖步入“小顾问”行列。苏州市司法局副局长徐亦文介绍说,在苏州,包括姑苏区、相城区、吴中区、常熟市、太仓市等地律协会长在内的一大批优秀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仅太仓市就有10个律所主任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据统计,深圳市、北京市朝阳区的村居法律顾问%由律师担任,其中,深圳执业10年以上的人、律所主任63名,分别占比26.5%、10.6%;朝阳区执业5年以上的超过80%。“在温州,十强律师事务所、规模大所都积极主动选派骨干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包括律所主任20多人、合伙人多人。”温州市司法局局长卢斌告诉记者。强力推动记者采访了解到,如此多的大律师甘当“小顾问”,不仅靠律师们的高尚自觉,更有司法行政部门的有力推动。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发源地,苏州早在年初便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这些年,苏州市司法局一直在思考公共法律服务如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遴选更优秀的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是其中一个重要选项。朝阳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负责人徐文晖说,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法治是保障,让更优秀的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是题中之义。“朝阳区律师资源丰富,我们优中选优,不仅注重其业务能力,也重视公益心和耐心、精力,确保顾问律师全身心投入这项工作。”从加强遴选把好入口关到建立奖惩机制末位淘汰,从明确经费保障标准到探索更加灵活的服务方式……4地司法行政机关推出一系列举措提升村居法律顾问服务质效。深圳市司法局律公处副处长刘伟东举例说,深圳通过区司法局制定规则,街道司法所筛选推荐,社区挑选把关,律所和社区双向选择的选聘工作机制,遴选更好的律所及律师担任社区法律顾问。在经费保障上,深圳更是“不惜血本”,要求区财政部门给予每个社区每年不低于两万元的经费支持,有些区的补贴大大突破这一数额,有的街道甚至达到14.5万元。温州组织品牌、规模律所通过组团式服务对接乡镇、社区,根据村(社区)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展定期检查督导,将日常检查与年度考核相结合,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确保村居法律顾问工作落到实处。“好的律所、优秀的律师通常业务繁忙,为解决这一问题,苏州构建了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595.html